首页 / 成功案例 / 详情

语言问题行为干预个案——恒恒

一、背景资料

儿童个人资料:恒桓,4岁,女孩,记忆能力较好,简单的生活用语理解,但动手操作及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差,会数数,但不会点数。此外,不关注他人,缺乏主动与他人互动的意识及兴趣(尤其是小朋友,与成人间的互动也多半是成人发起的)。同时,兴趣刻板单一,喜欢闪烁有音乐的玩具,或怪异的声音及触摸他人脸部,有与眼睛、耳朵、手部等感官有关的自我刺激行为。自去年11月开始训练,不会说话,三个月后有语言,但更加沉迷于音乐、自言自语。

家庭背景: 家住在农村,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,对自闭症方面所知甚少。平时,爸爸较少关心孩子的情况,孩子多与妈妈及姥爷接触,但他们都较安静沉闷,较少与孩子互动或玩,或要求孩子完成一定的任务,孩子在家时多数时间都是独处或听音箱,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。

二、提出个案的时间及实施的时间

提出时间:2012年4月2日
实施时间:2012年4月2日--2012年5月25日

三、问题的提出

目标行为-自言自语定义:孩子发出与当时情境不符的声音或话语,表现出一种沉迷状态。
本人采取连续记录法,所得观察结果如下:


被矫正者: 恒恒
观察时间: 4月2日~4月6日
观察者: 刘婷婷 (个训老师)
观察地点: 个训室
问题行为: 自言自语
观察日期 划记 小计 (次数) 备注
4月2日 正正正正 20
4月3日 正正正上 18
4月4日 正正正一 16
4月5日 正正正止 19
4月6日 正正正 15
恒桓一周内个训课上自言自语发生次数记录表

从表中可以看出45分钟内其自言自语频率较高,平均出现17.6次,平均每隔2分钟,就会出现一次自言自语。而当其沉迷于此时,对外界基本无任何回应,这已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日常学习及生活,急需干预。为了日后在大的环境下孩子能够有意识的控制自言自语,故如此定义终点行为: 终点行为-力求将孩子每节个训课上的自言自语次数减少至4次或0次

四、问题原因的分析

为找出孩子该问题行为背后的主要原因,本人通过观察及访谈记录,最终归纳出以下可能导致孩子自言自语的原因:自我刺激(最为主要的原因);独处时无所事事,感到无聊;受挫后,发脾气. 此外,从中亦可得知,对孩子硬性的惩罚或忽视、妥协都不利于孩子该行为的解决,需要更多的调动孩子的主动性,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。

五、处理问题的方案及实施步骤

首先选择强化物:如打地鼠、手机游戏、蘑菇力 ,这些都是孩子最喜欢的。 本人据孩子实际情况,以代币制及反应代价为主,结合正强化、低比例差别强化、替代行为的差别强化等策略,将干预方案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
第一阶段,为期3周。令孩子建立嘴巴安静--获得奖励的行为反应,并初步理解代币、反应代价。
第1周,通过差别强化自言自语的对抗性行为—-闭嘴(嘴巴安静),使孩子建立嘴巴安静--获得奖励的行为反应。逐渐延长强化时间(如由安静立即强化到安静10秒给予强化),稳定后,在第2周时,运用代币制,使孩子将嘴巴安静的行为与得到笑脸及获得强化物三者联系到一起。具体操作,与上同理,即嘴巴安静即得到一个笑脸,并能用笑脸换取实实在在的强化物,稳定后逐渐提高换取比例,如得到3个笑脸即强化。当孩子因终止自言自语而不配合或发脾气时,适当运用反应代价,即拿走笑脸,得不到或延迟得到强化物(亦可在一旁贴上哭脸。) 本阶段结束之后,孩子由开始抵触代币,到后来积极参与代币兑换,在老师要求终止自言自语不发脾气的情况下,能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自言自语。

第二阶段,为期1周,使孩子在个训课上自言自语的平均次数减少至15次。仍旧采用代币制与反应代价结合的方式,但事先和孩子说好,先给孩子17个笑脸,若出现自言自语就撤去笑脸,最后要剩下2个或2个以上就可以得到最喜欢的强化物,反之,则得不到强化物。
本阶段结束后,孩子虽然在反应代价之初有一定的情绪波动,但逐渐亦能接受,并最终达到目标。

第三阶段,为期1周,使孩子在个训课上自言自语的平均次数减少至10次。与上同理。给孩子12个笑脸,出现自言自语即拿走笑脸,最后剩下2个或2个以上时,即可获得强化物。本阶段相较于上阶段更加顺利,孩子能更多的及时终止自己的自言自语,自言自语的时间缩短,自言自语次数的平均值能达到10.8次,并有整堂课仅出现7次的突破。

第四阶段,为期1周,使孩子在个训课上自言自语的平均次数减少至5次. 给孩子7个笑脸,出现自言自语即拿走笑脸,最后剩下2个或2个以上时,即可获得强化物。本阶段孩子突破自身有一定的困难,但基本能达到目标,并且在后期自言自语会出现少于4次的情况。

第五阶段,为期1周,使孩子在个训课上自言自语的平均次数至4次。给孩子5个笑脸,出现自言自语即拿走笑脸,最后剩下1个或1个以上时,即可获得强化物。 本阶段孩子的状况较稳定,自言自语平均能达到4次。

第六阶段,为期1周,为追踪期,取消增强物。改用“有时提醒,有时鼓励”的方式。最终结果--桓桓自言自语的次数仍保持在每节课3.6次。
此外,老师也在努力的加快教学节奏,用有意义的活动替代孩子的自言自语,减少孩子闲暇空余时间,并适度穿插孩子喜欢的互动游戏,同时教会其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,如遇到困难时,不着急,请求他人帮助;不高兴时,用语言表达出来。以及尝试着扩展孩子的兴趣爱好。 至此,孩子的自言自语有了一定的控制,从干预开始逐渐减少,此次干预初见成效。

六、对取得效果的总结分析

由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差,尤其自言自语对其自身而言是一种自我刺激,消退很难,只能更多的靠孩子自身的努力。再加上孩子认知及语言理解有限,所以有视觉提示作用的代币制对孩子会有更好的效果。事实上,干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!从处理第一价段开始到追踪结束,从对代币的抵触到积极参与兑换代币,从有强化物到无强化物,孩子最终将自言自语的次数保持在每节课3—4次,而且每次自言自语的时间极短,自我控制意识大大增强,能更多的跟着老师去学习。在处理过程中,由于强化水平是事先约定的,而桓桓对此强化物又非常在意,所以她努力地以减少自己自言自语的行为来获得强化物。换句话说,争得强化物的主动权在她手里,这样,就激发了她控制自己行为的主动性。直至后来一经暗示,就能自觉控制,一改过去被迫中断后发脾气及止也止不住的状况,这也为日后在大的环境下自言自语行为的自我控制打下基础。

官方抖音

官方抖音账号

微信小程序

五彩鹿家长端

微信公众号

五彩鹿儿童发展中心